聯系人:
公司地址:吉林省長春市
勞務派遣企業裁員?這是怎么個情況,帶著這個疑問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大企業裁員浪潮涌起,今年已經有多家企業開展了裁員計劃。
?
匯豐銀行10月啟動了一項削減成本的計劃,主要針對高薪職位,可能會導致該行在今年裁員多達1萬人,按照目前匯豐全球23.76萬名的總員工數計算,此次1萬人裁員計劃約占該行全球總員工數的4.2%,這將導致匯豐在全球范內的員工數量大幅減少。
?
在裁員風暴中,不可忽視的是企業為員工支付的經濟賠償依然是一筆龐大的數目開支,匯豐和惠普在裁員風暴中同樣需要支出一筆用于經濟裁員的高額經濟賠償費用。
?
經濟性裁員,是指用人單位一次性辭退部分勞動者,以此作為改善生產經營狀況的一種手段,其目的是保護自己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和生存能力,度過暫時的難關。我國現行的《勞動合同法》不僅規定了經濟裁員的判定標準,還制定了一套相應的經濟性裁員賠償標準。
?
根據《勞動合同法》,經濟裁員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要按規定的標準進行經濟賠償,而且用人單位必須提前30天書面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否則就要再額外支付一個月工資作為待通知金。
?
因為經濟裁員,企業需要根據每位員工工作的年限支付n或n+1個月平均工資用作經濟賠償費用,其中n為被裁員工的工作年限,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不滿6個月的,按照半個月工資結算經濟賠償償,“n+1”中的“1”是待通知金。例如,工作了13個月的小李被經濟裁員,企業則需要支付小李1.5個月工資,月工資是指小李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
勞務派遣可轉移企業裁員風暴的大出血風險
?
如果用人單位的裁員沒有經過合法程序,就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則應當支付雙倍經濟補償金,即2n月工資。
?
企業不僅要面對裁員帶來的巨額經濟賠償,還要重新審視公司內部人員的安置與管理問題。一方面,企業裁員容易讓員工動搖對公司的信心,造成公司內部恐慌,從而影響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原有崗位的暫時性空缺會給企業運營帶來一定的不便,可能出現工作交接混亂等情況,企業同樣需要考慮用工風險。
?
勞務派遣,是指由具備勞務派遣經營資質的機構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把勞動者派往用工企業,再由用工企業向勞務派遣機構支付服務費用的用工形式。勞動合同存在于勞務派遣機構與勞動者之間,勞動力的給付則發生于勞動者與用工企業之間。用工企業在不違背《勞動合同法》及其它勞動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可以與勞動者簽訂《上崗合同》。使用勞務派遣用工方式,企業可以減少勞動爭議,轉嫁用人風險,自主靈活用工,更專注于核心業務的發展,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真正實現"省心"、"省力"、"省錢"。